“原本說好的整裝,水電櫥柜全都不包,合同簽完就變臉了?!?/p>

最近又有一位業(yè)主陷入了裝修合同糾紛:合同是父親簽的,76歲,老花眼,看不清條款,對方一邊“熱情接待”,一邊現(xiàn)場催促付款,最終草草簽下了一份“全屋裝修合同”,還當場支付了8萬多元的首付款。等子女回來看合同時,才發(fā)現(xiàn)問題重重。這樣的裝修騙局并不是個案。今天我們就通過這個真實案例,來拆解整裝騙局的常見套路,幫助大家避坑。

一、所謂“整裝”,其實只給了個“半包”

合同標題寫著《住宅室內(nèi)裝飾裝修施工合同》,聽上去是個正規(guī)的全包項目,但實際內(nèi)容卻只是“主材代購”,水電不包,櫥柜不包,家具不包,連工藝清單都模糊不清。

業(yè)主家105㎡,按理說整裝全包價格至少要15-18萬以上,但對方只報了11萬,還信誓旦旦說“全包搞定”。這種遠低于市場價的整裝報價,很多時候就是“釣魚”用的誘餌。

等合同一簽,裝修開始后就各種增項,告訴你:“櫥柜不包括哦,要加錢?!薄八娨约赫胰俗?,或者加1萬多我們代做?!薄澳阋N墻板?再交幾千塊材料費?!?/p>

提醒一句: 真正的整裝報價,不會刻意壓低總價、隱藏大項。你在簽合同前必須要求對方提供詳細的“項目明細+材料清單+施工工藝”。

二、合同簽訂流程不規(guī)范,當天簽約當天付款,風險拉滿

案例中的老人,在被銷售反復邀約后獨自到店咨詢,對方三番五次“請吃飯、送小禮品”,制造熱情氛圍,一通洗腦后,直接在門店簽約并付了首付款8.6萬元。

更夸張的是,11萬元的總價,首付竟然要付掉8萬多,遠高于正常的30%-40%首付比例。

而付款之后再發(fā)現(xiàn)問題時,銷售早已“人間蒸發(fā)”:不接電話、不加微信、不出面談,業(yè)主只剩合同和一肚子氣。

關(guān)鍵教訓:

別一個人簽裝修合同,尤其是老人。要么家屬陪同,要么請有裝修經(jīng)驗的朋友幫忙審查;

別急著簽!當場簽、當場付款,是很多騙局的核心手段;

別提前支付過多款項。建議首付款控制在合同總價的30%以內(nèi)。

三、樣板房、送家電、砸金蛋,全是套路

很多“整裝公司”打出“簽約就送家電、軟裝、砸金蛋贏大獎”的口號,甚至承諾裝修完后把你家作為“樣板房”,每來一位參觀的客戶你還能拿500元獎金;如果這位客戶簽單了,你再拿5000元獎勵。

聽上去是不是穩(wěn)賺不賠?但現(xiàn)實是:

裝修做到一半項目就停了,參觀也沒得參觀,獎勵更是無從談起。

材料只送到現(xiàn)場不安裝,后續(xù)各種增項逼你繼續(xù)加錢,不加?那就停工。之前答應(yīng)的家電軟裝和獎金統(tǒng)統(tǒng)變成一句話:“裝修竣工后再說?!弊罱K你只拿到一堆“愿景”,房子卻成了爛尾。

四、如何判斷一個裝修合同是否存在風險?

下面這份避坑清單,請務(wù)必收藏:

查清楚合同類型:主材代購 ≠ 全包整裝;

對比市場價:明顯低于行情的價格,往往意味著“貓膩”;

逐條確認清單:施工工藝、材料品牌、數(shù)量、單價都要寫清楚;

付款分期合理:建議首付不超30%,按施工節(jié)點支付;

簽字前冷靜一晚:不要在銷售的催促下倉促簽約,帶合同回家慢慢看;

保留證據(jù):留好所有報價單、合同、微信聊天記錄,便于后期維權(quán)。

五、如果已經(jīng)上當了,怎么辦?

先確認你簽的是哪類合同。如果只是材料采購合同,對方可能根本沒有施工義務(wù)。

整理好證據(jù),包括錄音、聊天記錄、付款憑證等。

聯(lián)系市場監(jiān)管局或12345市民服務(wù)熱線,進行投訴登記。

必要時走法律途徑,主張“重大誤解”或“欺詐”撤銷合同,要求合理退款。

寫在最后:別讓老人孤身面對裝修合同

這類“套路裝修”瞄準的就是老年人群體:防范意識差、價格敏感、合同知識薄弱,又容易被“熱情服務(wù)”打動。一旦上當,不僅損失金錢,后期還要面對一堆裝修爛尾的麻煩。

家有老人的,一定要提前告訴他們:遇到裝修公司,不懂就問家人,別一個人簽字付款!

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和家人敲響警鐘。如果你曾經(jīng)遇到類似的裝修陷阱,也歡迎在文章下方評論區(qū)分享,幫助更多人避坑!